欢迎访问陕西科技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网站
硕士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培养> 硕士生培养> 正文>

电子信息(0854)专业学位硕士点介绍

2025年03月26日 11:42  点击:[]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简介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聚焦光电信息工程。本学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光量子材料及器件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光电子信息融合与智能感知技术、类脑感知与光电信息处理技术、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器件三个方向形成研究特色。

二、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光电信息领域研究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本学科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掌握开展电子信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光学、信息、电子、材料等交叉领域的新一代光电器件、光电信息智能感知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技术,毕业后能够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等方面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光电子信息融合与智能感知技术

本研究方向聚焦光电子信息融合与智能感知系统领域,以"光子赋能智能感知"为核心,研究"多维感知-先进光源-智能存储"三位一体的技术。主要包括:1)基于调频连续波激光探测的智能感知系统,研究多谱段激光雷达协同探测与分布式光纤超敏传感关键技术;2)面向6G光通信与量子精密测量的先进激光器件,研究超低噪声窄线宽可调谐光源及超快激光时空多维调控方法;3)针对海量数据存算需求,研究多维度光/磁/电复合存储介质与存算一体架构。本方向研究涉及多谱段融合感知、光子时空调制、光电存算融合等前沿技术,服务于新一代智能感知装备等国家与地方经济需求。

(2)类脑感知与光电信息处理技术

类脑感知与光电信息处理技术是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交叉领域的前沿方向,致力于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高效感知与信息处理机制,结合光电技术的超高速、低功耗特性,突破传统计算架构的局限,推动智能感知、自主决策与边缘计算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本方向聚焦“仿生+光电”融合创新,培养具备类脑智能算法设计、光电信息处理系统开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助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3)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器件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智能器件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交叉方向,聚焦于光、电、磁等多物理场耦合材料的创新设计与智能器件的开发,旨在突破传统电子信息技术的性能瓶颈,推动新能源、信息显示、生物医学、智能传感等领域的革新。本方向依托材料科学、微纳加工、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上一条: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0702)介绍 下一条:物理学(一级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